內容摘要

 
  • 儘管自2025年至今,新興市場的回報高於已發展市場,但其估值仍大幅落後,佔全球股票資產的份額亦低於應有比例。
  • 美元走弱、新興市場央行具有減息空間,加上中國經濟動力回升,所有因素均帶動新興市場表現出色。
  • 新興市場的公司日益重視股東回報,這一轉變意味著全球投資者將迎來更為利好及吸引的投資環境。

新興市場目前的價值及回報相當亮眼。截至7月底,新興市場的淨升幅為17.0%,表現領先淨升幅僅為13.1%的已發展市場。然而,儘管表現出色,新興市場的估值仍嚴重偏低:遠期市盈率為14倍,估值較已發展市場低30%,較美國低42%。1此外,新興市場相對於美國擁有更低的市帳率及更高的股息率,使其投資理據更加充分。

然而,新興市場尚未出現明顯的資金流入。儘管新興市場佔全球人口84%及全球生產總值60%,但其在全球股票資產管理規模中卻僅佔5%,相當於其在MSCI全球所有國家指數10%權重的一半2。與此同時,由於美國股市集中度處於歷史高位,即使外資持股比例輕微回落,亦可能引發數以萬億計美元的潛在資金外流。假如相關資金適度流入新興市場,其可能產生重大影響。

圖1:新興市場股票持倉偏低

圖1:新興市場股票持倉偏低

資料來源:EPFR、FactSet、MSCI、高盛環球投資研究,截至2025年7月31日。註:全球基金包括全球及全球(美國除外)策略。

某程度上,單憑估值通常不足以支持新興市場,但當市場轉向時,估值便成為強大推動因素。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表現落後時期後,有跡象顯示新興市場相對於已發展市場即將迎來轉捩點,令人鼓舞。

美元疲弱利好新興市場

當中主要的轉捩點是美元疲弱︰長期而言,貿易加權美元與新興市場/已發展市場的相對表現的負相關性極高。回顧歷史,貿易加權美元的週期極長︰過去40年中,最短的週期為6.5年,而自2010年起為期15年的美元強勢則是最長的週期,但此輪強勢或已見頂。

圖2:新興市場在美元疲弱時期表現領先

圖2:新興市場在美元疲弱時期表現領先

資料來源:里昂證券、聯儲局、國際清算銀行、MSCI指數,截至2025年7月31日

從美國股市等多個方面來看,美元持倉似乎過高:例如,美元佔全球外匯儲備的58%,但僅佔全球貿易的16% 3。此外,新興市場的美國銷售收入佔比(約13%)低於日本及歐洲(約20%),4因此假設其他條件相同,新興市場的盈利對美元走弱的敏感度較低。

與此同時,市場預期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將在2025年下半年及其後下調,導致美元受壓及持續疲弱。對美國債務可持續性的憂慮亦日益加劇,三大評級機構目前均已下調美國政府債務評級。再者,特朗普總統已公開表示傾向美元貶值,並預計將推出旨在抑制美元強勢的政策。

新興市場有空間放寬政策

美元走弱通常為新興市場央行帶來減息空間。事實上,鑑於新興市場的通脹控制得宜、市場加權實際利率處於約3%的歷史高位5,加上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比率低於已發展市場,新興市場具有相當大的減息空間。

圖3:新興市場的資產負債表相對穩健

圖3:新興市場的資產負債表相對穩健

資料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經濟展望》,2025年4月

印度的例子值得注意,該國最近下調政策利率50個基點,幅度超出市場預期,隨後在8月14日獲標準普爾上調評級(較市場預期早)。今年料將有多達19個新興市場減息,預計巴西將在未來18個月率先減息。根據過往經驗,新興市場在寬鬆週期的表現領先已發展市場——前提是全球經濟如目前般溫和增長。新興市場在央行放寬政策後仍未能跑贏已發展市場的情況僅曾在亞洲貨幣危機及新冠疫情期間出現。

中國經濟復甦為新興市場緩解壓力

第三個重要轉捩點關乎中國相對美國的市場表現,尤其是自2020年以來的表現。截至2024年底的四年間,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總回報率為10%,而MSCI世界指數的總回報則為70%,兩者之間差距顯著,凸顯出中國的拖累效應與美國的推動作用——然而,若排除中國與美國,新興市場(中國除外)指數的回報為28%,與世界(美國除外)指數的30%相若。6

至於在美元疲弱的情況下,估值極高的美國市場能否繼續跑贏當前水平,這一點值得商榷。然而,中國在2025年初今表現強勁,利好新興市場前景。中國致力實現5%經濟增長,並推出多項具針對性的措施作為支持,包括擴大財政開支、發債及減息,同時透過以舊換新計劃、社會補貼及行業專項貸款來刺激消費。

中國家庭存款達22萬億美元,假如市場重拾信心,相關存款有望成為促進消費的強大催化因素,從而推動經濟增長。股市方面,科技軍備競賽導致當局放寬對民營企業的監管,而DeepSeek亦為科技行業注入活力。其他方面,房地產下行週期帶來的巨大拖累效應至少正在靠穩,而「反內卷」政策等措施或使市場更專注於回報。

關稅不確定性仍構成阻力

當前市場最大的憂慮是關稅持續上升會否削弱新興市場表現領先的潛力。雖然關稅普遍被視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拖累因素,但其對美國與受影響經濟體的相對影響仍存爭議。由於關稅水平、落實時間及豁免情況不斷變化,關稅對新興市場的影響(無論是相對於與世界(美國除外)市場抑或各新興市場之間的影響)仍未明朗。

目前為止,除了巴西及印度等明顯例外市場,各地區之間的關稅已經趨同,從而抵銷了相關地區的競爭效應;例如,東盟的關稅為19%至20%——然而,針對中國的關稅安排不斷押後,並仍存變數。雖然美國仍然是關鍵市場,但大部分新興市場已穩步減低對出口至美國的依賴,轉而增加新興市場之間的貿易。隨著亞洲各地達成新貿易協議,加上金磚國家因應關稅壓力而加強合作,這一趨勢正加速發展。

重視股東帶來上行潛力

受日本的成功啟發,新興市場各國日益重視股東回報。印度針對國營企業的資本指引推動其股票表現強勁,而中國證監會亦發佈以公司治理為重點的改革措施。韓國的「價值提升」計劃進度落後,但零售投資者的壓力增加或將推動市場改變,目前當地近70%公司的股價仍低於帳面價值。

眾所周知,新興市場向來因頻繁集資而引起股權攤薄的問題。然而,即使股份回購的規模較小,但由於派息較高,新興市場目前的總收益率高於美國。這意味著資本配置正朝着更利好股東的方向轉變。當前減少股權攤薄及增加派息的趨勢標誌著資本紀律出現結構性改善。目前,超過40%的新興市場公司擁有淨現金(已發展市場的相關比例為20%以下),7 因此新興市場公司仍有更大空間提高股息及回購規模。

圖4:新興市場股票回報率正逐步趕上

圖4:新興市場股票回報率正逐步趕上

資料來源︰摩根大通,截至2024年12月31日

新興市場價值股︰受惠於新興市場復甦的高啤打策略

考慮到上述觀察,新興市場帶來跑贏已發展市場的投資機會,其吸引力為過去15年罕見。新興市場中,價值股的投資理據更為充分。歷史數據顯示,在新興市場跑贏已發展市場的時期,新興市場價值股的表現持續領先更廣泛新興市場指數(反之亦然)——新興市場在2000至2010年表現領先,但其後大部分時間表現落後,印證了這一趨勢。唯一例外發生在新冠疫情期間,新興市場價值股起初受到封鎖措施衝擊,表現大幅落後,但隨後從極低的基數回升。

新興市場價值股在很大程度上放大了新興市場的問題與機遇。當新興市場不受追捧時,投資者往往集中投資於少數長遠增長能力較強、質素因子較佳的熱門行業;結果是市場的估值差距(以估值處於最高四分位數與最低四分位數的股票的市盈率差距衡量)擴闊。當新興市場重獲投資者青睞時,估值差距通常會收窄。因此,增持新興市場的投資者應考慮配置新興市場價值股,以便在新興市場趕上已發展市場時提高回報潛力。


Interesting reads

Know more
重新調整投資組合及管理風險

投資觀點

多元資產

重新調整投資組合及管理風險

03 九月 | Nupur Gupta

由於預計美國經濟放緩幅度較亞洲大,加上兩者利率差距變得更趨不利,美元的下行壓力日益增加。 美元走弱,加上美國資產估值高,投資者有更大誘因分散投資而至定價更吸引的亞洲市場。 ...

日本股市—結構性超額回報投資機會

投資觀點

股票

日本股市—結構性超額回報投資機會

26 八月 | Ivailo Dikov , James Ying

受持續工資增長、通脹及政策正常化帶動,日本正由通縮型經濟轉型至通貨復脹型經濟。與此同時,當局亦透過政府補貼及糧食儲備等措施來紓緩通脹,並提高消費力。 企業管治改革加強了董事 ...

亞洲債券:成為投資組合的重要部分

投資觀點

固定收益

亞洲債券:成為投資組合的重要部分

13 八月 | Eric Fang , Rong Ren Goh

美國經濟增長放緩、通脹上升及財政可持續性惡化,促使全球債券投資者尋求進一步分散投資、提高收益及增強韌性。 亞洲美元債券的綜合收益率吸引、信貸基本因素理想,技術因素利好,其歷 ...

亞洲為主動型投資者帶來回報

投資觀點

股票

亞洲為主動型投資者帶來回報

07 八月 | Jerry Chee , Valerie Koh

面對市場形勢瞬息萬變及不確定性持續加劇的環境,主動型投資已不是偏好,而是必然之選。這一情況在亞洲尤其明顯,MSCI亞洲(日本除外)指數的市場及行業集中度不斷上升,導致被動型 ...

2025年第三季展望:關稅、緊張局勢以及限期將至

投資觀點

多元資產

2025年第三季展望:關稅、緊張局勢以及限期將至

06 八月

受惠於關稅延後實施及豁免措施,美國經濟在今年上半年表現超出預期,但隨著關稅徵收額持續增加,以及即將達成的貿易協議的對等關稅稅率顯著提高,美國消費這股關鍵增長動力可能受壓。由 ...

透過積極參與提高超額回報

投資觀點

多元資產

透過積極參與提高超額回報

11 七月 | Fabian Graimann , Joanne Khew

積極參與是提高超額回報的關鍵因素,有助投資者在整個投資週期作出明智的決策,並實現可衡量的進展。積極參與及代理投票權對於實踐主動擁有權舉足輕重,有助公司與長遠可持續發展目標保 ...

中國股市:攀爬憂慮之牆

投資觀點

股票

中國股市:攀爬憂慮之牆

11 七月 | Jocelyn Wu

MSCI中國指數在過去一年上升約30%,顯示儘管關稅問題持續,加上中國宏觀經濟面臨挑戰,但中國股市仍存在回報豐厚的機會。儘管中美兩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差距擴大,但MSCI中國 ...

針對多元資產投資組合的多重風險管理配置

投資觀點

多元資產

針對多元資產投資組合的多重風險管理配置

11 六月 | Regis Lelong , Tushar Mandal

市場受壓時,以股票和債券分散風險的慣常做法,成效愈來多重風險管理配置有助實際增強傳統的投資組合,尤其是宏觀經濟相關性正在變化及尾部風險正在增加的環境中。 愈低,而採用多重 ...

亞洲當地貨幣債券:理想入市時機

投資觀點

固定收益

亞洲當地貨幣債券:理想入市時機

03 六月 | Rong Ren Goh

對美國財政赤字可持續性以及美元可能走弱的憂慮正在減低美國國庫債券的吸引力。亞洲當地貨幣債券提供分散投資優勢,與主要已發展市場債券的相關性為低至中等。由於亞洲通脹溫和,加上實 ...

2025年年中展望

投資觀點

多元資產

2025年年中展望

23 五月

預計關稅及美國政策的重大不確定性將抑制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美國經濟增長將放緩至1.2%至1.5%,且風險偏向下行。即使目前對中國(部分貨品除外)徵收30%關稅以及對其他 ...

資料來源:
1 彭博,2025年8月31日
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彭博、滙豐,截至2024年12月31日
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截至2024年12月31日
4 瑞銀、Refinitiv Datastream、HOLT,截至2025年6月25日
5 Haver、摩根士丹利研究部,截至2025年6月30日
6 MSCI指數
7 Jeffries、Factset,截至2024年3月31日。

資料來源:瀚亞投資(新加坡)有限公司:

本文件由瀚亞投資(香港)有限公司(「瀚亞投資香港」)編制,僅供數據參考。未經事先書面同意,不得翻印、刊發、傳閱、復制 或分派本文件全部或部份予其它任何人士。本文件並不構成任何證券之認購、買入或沽售的要約或建議。投資者未獨立核實本文件 內容前,不應採取行動。本文件所載任何意見或估算資料可能作出變更,恕不另行通告。本文件所載資料並未就任何人士的特定投 資目標、財務狀況或特殊需要作出考慮;因此,亦不會就任何收件人士或任何類別人士,基於本文件資料或估算意見所引致的直接 或間接損失作出任何擔保或賠償。過往表現,對經濟、證券市場或市場經濟走勢的預測、推斷、或估算,未必代表任何瀚亞投資香 港或瀚亞投資基金將來或有可能達致的表現。投資的價值及其收益,可跌亦可升。投資涉及風險,投資者或無法取回最初投資之金 額。瀚亞投資香港是英國Prudential plc. 的全資附屬公司。瀚亞投資香港和Prudential plc. 與一家主要在美國營運的Prudential Financial, Inc., 沒有任何關係。本文件由瀚亞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刊發,並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