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 關稅措施及日增的保護主義增加了政策不確定性,凸顯防守性投資策略的需要
  • 低波幅策略在市場波動期間展現韌性,抵禦下行風險
  • 主動投資讓投資者可根據市場本質來捕捉機遇,拋售期間的贏家及輸家就此分辨出來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顯示,近期關稅措施推出、保護主義日增,以及通脹前景未明,均反映政策不確定性加劇。該指數量度在各報章中,包含經濟、政策及不確定性相關用語的文章出現頻率,反映企業及投資者的憂慮與日俱增。有趣的是,這種不確定性與金融市場的波動之間,顯然出現不相關情況。見圖1。

上述情況或有多種成因,即部分投資者仍抱持「這只是談判策略」的觀點,或市場認為特朗普的支持增長政策可抵銷波幅,但實情是,特朗普「把不確定性武器化」之舉在其第二任期已告升級。毫無疑問,關稅帶來的痛苦在宏觀經濟及企業層面均會引發連鎖反應。因此,市場可能持續出現波動。

圖1:不確定性與金融市場波動之間的不相關情況

圖1:不確定性與金融市場波動之間的不相關情況

資料來源:彭博、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以及瀚亞投資,2025年2月

高盛的經濟師估計,對加拿大及墨西哥徵收全面關稅將導致核心通脹率上升0.7%,國內生產總值下降0.4%1。投資者尤其關注消費物價被推高的可能性,他們擔心通脹再度上揚可能促使美國聯邦儲備局(美國聯儲局)停止減息措施。正如預期,美國聯儲局在3月暫停減息週期,主席鮑威爾表示,官員在新總統上任後「正待觀察有何政策實施」。

增強投資組合的韌性是關鍵

為確保在變化莫測的經濟環境中保持韌性,投資者應作分散投資,並調整投資組合以增強防守性。例如,引入低波幅策略可增強整體投資組合的防守性。防守性投資組合通常旨在於市場出現拋售時減低損失。

如要更易理解,不妨以MSCI所有國家亞太區(日本除外)最低波幅指數為代表,看看低波幅風格在特朗普總統第一任期內(即其政府於 2018 年徵收關稅時)的反應。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間,美中兩國互相交鋒,對多種商品徵收關稅。

對多種商品徵收關稅導致市場不確定性及波動性增加。與貿易戰直接相關的股票市場錄得顯著跌幅,尤其是在下半年。見圖 2。相比之下,亞洲低波幅指數為下行市況提供了防護,在整個期間展現韌性。

圖2:2018年美中貿易戰期間關稅造成的影響

圖2:2018年美中貿易戰期間關稅造成的影響

資料來源:LSEG DataStream、MSCI、標準普爾、瀚亞投資,2025年2月

低波幅策略屬防守性質

鑑於全球經濟形勢不斷變化,我們為評估關稅對低波幅投資組合的潛在影響進行了一次壓力測試。我們利用阿拉丁風險管理系統的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情境,評估大幅加徵關稅措施對全球貿易、通脹及利率的影響,包括受影響國家的報復行動。該測試假設加徵關稅會使國內通脹上升,導致利率上升及美元走強,並考慮到供應鏈內高度依賴非美國原料投入的美國公司,它們可能遭受拋售。

結果顯示,低波幅防守性風格繼續抵禦下行風險,其防守持倉亦帶來約 3% 的超額表現。見圖3。儘管如此,我們完全留意到市場是前瞻性的,而特朗普政府對宏觀經濟及市場的影響可能會不時改變。

圖3: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對損益的影響

圖3: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對損益的影響

資料來源:貝萊德阿拉丁、瀚亞投資。低波幅風格基於最低波幅指數,2025年2月

主動投資有助應付特殊風險

除政策不確定性外,中國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突然面世亦震動市場,並以科技股所受影響最為顯著。當有關消息於1月27日傳出,納斯達克100指數即下跌 3%,輝達股價則急挫 17%,成為市場歷來最大跌幅之一。事件對人工智能產業來說是一隻黑天鵝,DeepSeek的開源模式對以美國為主的主要參與者(例如Google(Gemini)及微軟(OpenAI))的專屬人工智能產品構成直接挑戰。

除對人工智能產業帶來顛覆性影響外,這宗特殊事件也諷刺地凸顯分散投資的需要。儘管主要市場指數整體下跌,但在表層之下,標普500指數當中351隻股票(約佔指數成分股70%)當日收市時均報升。這是自2000年以來,在以標普500指數衡量的整體市場報跌超過1%的情況下,有最高數量的股票錄得正數表現!是以往25年未曾出現的情況。

這種價格行為進一步強調投資組合多元化的重要性。透過主動投資於超過350個持倉,投資者可受益於這個事實:拋售情況非無差別進行,市場分辦了贏家及輸家。此外,如在產業、國家/地區,以及(更重要的)投資風格上,使投資組合多元化,終可取得具韌性的表現。透過低波幅股票策略增強投資組合的緩衝能力,有助緩解下行風險,可使在2025年實現更穩定回報。

圖4:在跌市中表現優於大市的股票數量

圖4:在跌市中表現優於大市的股票數量

資料來源:彭博、標準普爾及及瀚亞投資,2025年1月


Interesting reads

Know more
亞洲信貸:採取防守型部署

投資觀點

固定收益

亞洲信貸:採取防守型部署

15 四月

絕大部分亞太區美元債券發行人專注於國內市場,因此相對不受美國關稅影響 面對不明朗前景,挑選行業/發行人及部署投資組合時需要保持靈活 我們建議採取偏向防守型的立場,並偏好投資 ...

為何持續投資日本?

投資觀點

股票

為何持續投資日本?

15 四月 | Ivailo Dikov

日本經濟預計將受到美國關稅措施影響,貿易不確定性應利好內需型公司 由於名義工資增長處於30年來最高水平,消費開支可能成為未來經濟增長更可靠的動力來源 估值及基本因素方面 ...

為何環球新興市場(中國除外)策略仍然重要

投資觀點

股票

為何環球新興市場(中國除外)策略仍然重要

10 四月 | Navin Hingorani

由於企業盈利強韌及「美國例外」的觀點可能見頂,環球新興市場似乎正處於轉折點。吸引估值以及投資者的偏低配置比重為新興市場牛市奠定基礎。 隨著對中國的投資情緒日益好轉,中國股 ...

應對美國關稅衝擊

投資觀點

多元資產

應對美國關稅衝擊

03 四月

隨著美國今天公佈新關稅措施,美國實際關稅稅率在不足四個月內由2024年底的2.2%上升至近20%。亞洲方面,按影響程度大致排序,特朗普的關稅衝擊應最不利於越南、韓國、日本及 ...

深入發掘亞洲人工智能革命的投資機會

投資觀點

股票

深入發掘亞洲人工智能革命的投資機會

26 三月 | Terence YT Lim

DeepSeek的突破凸顯了中國人工智能生態系統潛力巨大,即使美國股市最近回調,多間相關公司的估值仍較美國同類公司吸引。對全球人工智能基建及硬件供應過剩的憂慮似乎並不合理, ...

重新思考特朗普2.0策略

投資觀點

多元資產

重新思考特朗普2.0策略

12 二月

特朗普的關稅和移民政策對美國經濟增長前景構成的風險不斷上升,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先前偏好美國資產的策略。 近期由中國人工智能實驗室Deepseek引發的美國人工智能股票震盪, ...

透過匹配調整提升資本效率

投資觀點

多元資產

透過匹配調整提升資本效率

05 二月 | Regis Lelong , Wesley Ng

在特定情況下,匹配調整(MA)機制可透過提高負債估值所用貼現率來降低對保險公司的資本要求。 保險公司面臨的無數限制及目標,使現金流匹配投資組合構建流程成為一個優化問題。 投 ...

聯儲局:請告訴我,你是傾向減息,但又要像沒告訴過我一樣

投資觀點

多元資產

聯儲局:請告訴我,你是傾向減息,但又要像沒告訴過我一樣

31 一月

聯儲局:此時暫緩減息,但視乎失業率而定。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1月會議聲明及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記者會上均表示會有重大的政策變化,市場視此為稍微鷹派立場,降低年內減息預期。我們持 ...

2025年第一季市場展望:對市場及經濟韌性的考驗

投資觀點

多元資產

2025年第一季市場展望:對市場及經濟韌性的考驗

22 一月

邁進2025年,我們在戰術上看好高收益信貸及全球股票。從中期角度來看,由於政策充滿變數,2025年的世界變得越來越難以預測。因此,遵循嚴謹方針管理投資組合風險與聚焦投資策略 ...

把握亞洲充滿活力的增長機會

投資觀點

股票

把握亞洲充滿活力的增長機會

22 一月 | Arthur Chai , John Tsai

亞洲經濟體正在適應地緣經濟碎片化及科技革新等新挑戰,這些挑戰將塑造未來經濟增長,並使亞洲保持其作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地區的地位。 亞洲經濟格局多元化,投資者因此能夠透過投資 ...

資料來源:
1 市場對貿易戰2.0的看法。 www.gs.com/research/

資料來源:瀚亞投資(新加坡)有限公司:

本文件由瀚亞投資(香港)有限公司(「瀚亞投資香港」)編制,僅供數據參考。未經事先書面同意,不得翻印、刊發、傳閱、復制 或分派本文件全部或部份予其它任何人士。本文件並不構成任何證券之認購、買入或沽售的要約或建議。投資者未獨立核實本文件 內容前,不應採取行動。本文件所載任何意見或估算資料可能作出變更,恕不另行通告。本文件所載資料並未就任何人士的特定投 資目標、財務狀況或特殊需要作出考慮;因此,亦不會就任何收件人士或任何類別人士,基於本文件資料或估算意見所引致的直接 或間接損失作出任何擔保或賠償。過往表現,對經濟、證券市場或市場經濟走勢的預測、推斷、或估算,未必代表任何瀚亞投資香 港或瀚亞投資基金將來或有可能達致的表現。投資的價值及其收益,可跌亦可升。投資涉及風險,投資者或無法取回最初投資之金 額。瀚亞投資香港是英國Prudential plc. 的全資附屬公司。瀚亞投資香港和Prudential plc. 與一家主要在美國營運的Prudential Financial, Inc., 沒有任何關係。本文件由瀚亞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刊發,並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