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投資的術語種類繁複難以理解?我們簡易地把債券投資緊扣你的投資目標。儘管你是尋求穩定收入、以質素為本、追求高收益或是堅持可持續回報,我們的一系列債券基金,能配合你以上的需求。
*並非所有基金的股份類別均有定期派息,各股份類別的派息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
Wei Ming Cheong 於2005年11月加入英國保誠亞洲資產管理業務瀚亞投資。張銘銘是固定收益團隊的投資組合經理,負責管理和監督本幣固定收益策略,包括亞洲地區,新加坡,印尼和人民幣當地貨幣固定收益基金。Wei Ming擁有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金融學碩士學位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會計學學士學位。
Danny Tan於2004年2月加入英國保誠亞洲資產管理業務瀚亞投資。Danny是固定收益團隊的投資組合經理,負責管理和監督我們保險客戶的投資組合以及以信貸為重點的投資組合。 Danny是CFA的特許持有人,並持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金融分析(榮譽)商業學士學位。
Guan Yi Low於2007年8月加入英國保誠亞洲資產管理業務瀚亞投資。擔任固定收益團隊的主管,負責監督公司的固定收益策略。 她亦是瀚亞亞洲本地貨幣和總收益債券基金的首席投資組合經理。 Guan Yi 擁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商業學士學位,並且是特許金融分析師。
Wai Mei Leong於2007年9月加入英國保誠亞洲資產管理業務瀚亞投資。Wai Mei是亞洲硬貨幣固定收益投資組合(包括亞洲債券和高收益債券基金)的首席投資組合經理。 Wai Mei擁有墨爾本大學的研究生文憑(金融)和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商業(會計)學士學位。她是註冊會計師。
Rong Ren Goh於2016年1月加入瀚亞投資,擔任固定收益團隊的投資組合經理,負責管理全球,日本和部分亞洲本地貨幣固定收益基金。Rong Ren擁有12年的投資經驗,並擁有倫敦經濟學院的經濟學(榮譽)學士學位。
For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to read the entire research report:
Thanks for subscribing!
由於預計亞洲仍將是世界增長的引擎,亞洲在結構性上的需要將繼續推動對債券的需求,從而資助及支援基礎設施的缺口、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可持續增長的發展。
亞洲「中產階層」人口上升有助促進區內的經濟增長,帶動儲蓄及投資需要,繼而刺激固定收益資產的結構性需求。與此同時,到了2030年,全球65歲或以上人口當中,將有60%居於亞洲。為應對全球最龐大的高齡人口,亞洲的養老及退休金供應商持續增加,很可能成為固定收益資產的結構性買家。亞洲對固定收益的需求漸趨殷切,帶動當地貨幣及美元債券市場發展。
資料來源: 左圖:摩根大通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報告。右圖:亞洲發展銀行、Asianbondsonline,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報告(最新可用數據);亞洲市場包括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韓國,菲律賓,泰國,越南,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雖然亞洲各國的經濟情況不同,但區內大部份市場的主權信貸評級屬於投資級別,反映經濟基本因素穩健。亞洲亦匯聚若干全球規模最大、環球知名度日增的企業。此外,亞洲政府及企業債券的孳息較已發展市場同類評級的債券更見吸引。投資者可藉此分散固定收益投資組合,同時提升整體投資組合的收益率。
資料來源:標準普爾,截至2022年4月6日。
亞洲投資者過往一直專注於當地貨幣債券市場,但目前需求現已擴展至由亞洲發行人發行的美元計價信貸。隨著參與程度上升,亞洲美元信貸的波動性下跌,因為在避險時期,這類債券有助緩衝區外投資者撤資帶來的震盪。
資料來源:Bond radar、摩根士丹利,截至2022年2月28日。
亞洲債券的風險調整後回報優於其他資產類別。回顧過去20年,亞洲債券的波幅只及美國股票的一半左右,而相對於亞洲(日本除外)股票的波幅更只有約三分之一。對於希望以較安全方式參與亞洲增長主題的投資者來說,亞洲債券是分散風險的理想資產類別。投資者可考慮投資於亞洲固定收益市場,為其主要投資帶來穩定和長期的增長動力,亦可藉此改善投資組合的回報與風險水平。
資料來源:彭博通訊社、瀚亞投資,截至2022年3月底,以美元計算,以每月數據為基礎;各個市場以下列指數代表:亞洲高收益債券-摩根大通亞洲信貸指數-高收益債券指數;亞洲美元債券-摩根大通亞洲信貸指數;亞洲當地債券-Markit iBoxx亞洲當地債券指數;環球政府債券-花旗集團世界政府債券指數;美國高收益債券-美銀美林美國高收益債券指數;環球新興市場債券-摩根大通新興市場投資級別債券指數;亞洲(日本除外)股票-MSCI亞洲(日本除外)指數;環球股票-MSCI綜合世界美元指數;美國股票-標準普爾500指數;美國國庫券以花旗集團美國廣泛投資級別國庫券/機構證券指數代表。
我們為對亞洲固定收益資產的態度和意欲進行了一項全球調查,該調查涵蓋了北美、歐洲和亞洲等約 200 家機構和中介投資者。揭示了目前投資者對這資產類別“廣為人知”的看法以外的見解。
以下是我們對亞洲債券投資者的發現﹕
同意亞洲債券的風險調整後回報高於已發展市場債券
希望分散其債券投資組合,68% 的人希望在未來 24 個月內投資於新的債券市場
希望在未來 24 個月內使他們的債券投資組合更加符合 ESG
共同的目標和熱誠透過溝通、合作、肯定,有助於達至更高的要求。了解我們如何作為一個團隊為您帶來最好的亞洲固定收益。 觀看短片
我們的團隊屢獲殊榮,擁有20多名亞洲固定收益投資專家,截至2021年3月31日,他們管理近650億美元的資產。
我們對亞洲債券市場的深入了解以及我們與當地的投資專家的緊密合作令我們能夠發拙機遇並專注於為客戶創造長期回報。
我們的固定收益類別-企業(金融及非金融業)獲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評為「A」級,肯定了我們對責任投資的承諾。
最佳亞洲固定收益基金, 當地貨幣
亞洲資產管理
基金經理
Wai Mai Leong, 亞洲固定收益經理分享為人父母的經驗有助面對日常的挑戰。
觀看短片
Rong Ren Goh, 亞洲固定收益經理分享跑步在他日常生活的重要角色。
我們的投資專家為您提供亞洲固定收益市場的最新動態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