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生2019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印尼實施社交距離措 施,導致不少實體商店暫時停業。 印尼首都雅加達自 2020年3月20日起進入緊急狀態,公共交通服務縮短 營運時間,而學校、旅遊景點和娛樂場所亦關閉。
印尼物流協會表示,由於供應鏈嚴重中斷,加上家庭購買力受封鎖措施影響,商業對商業(B2B)付運和銷售非必需消費品的能力亦受拖累。儘管如此,對客戶市場的商業似乎受惠於這次疫情。物流營運商Paxel的初步數據顯示,與實施封鎖措施之前比較,急凍食品和其他必需品的快運貨量大幅增長約70%1。
根據麥肯錫的最新調查,約58%的印尼受訪者表示自發生疫情以來便經常使用網上雜貨送貨服務。約18%受訪者表示首次使用網上購物服務,以購買食品、調味品和其他家庭必需品等2。見圖1。
不過,早在發生疫情之前,印尼已經明顯轉型至網 上購物,這從電子支付(推動電子商貿發展的重要因 素)服務增加可見一斑。根據印尼央行的報告,2020 年第一季電子支付總值較去年增長122.16% 至 46.09萬億印尼盾(30.5萬億美元)。見圖2。
隨著上網途徑增加,以及二線和三線城市發展(當地 的有系統零售網絡有限),印尼可望成為東南亞最大 的電子商貿市場。根據Google, Temasek and Bain的 預測,印尼電子商貿的市場總值將由2019年的210億 美元增至2025年的820億美元3。屆時,印尼將佔東 南亞電子商貿市場的52%4。
順利運送是關鍵因素
印尼電子商貿的成功很大程度取決於物流營運商能 夠把網上購買的貨物運送到全國的最終消費者。物 流營運商的主要功能是優化產品取得、儲存、運輸和 分配產品的過程,並協助電子商務市場追蹤網上訂 單,這個步驟有助確保及時向客戶運送產品 。根據 顧問公司Frost and Sullivan的研究,為滿足電子商貿 渠道增長的需求,印尼物流市場的價值將由2015年 的1,300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2,750億美元5。
高效的物流表現是減少間接成本和提升效益的關鍵,從而縮短貨物運送時間及改善利潤率。自2016年起,印尼物流業已取得可觀的進展,全國的收費公路數目增加,並且正在興建和更新鐵路網絡。另外,當地法例有助支持本土物流營運商,網上零售市場亦已發展成熟。然而,與澳洲、日本和新加坡等較先進的物流樞紐比較,印尼物流業仍處於發展初期。見圖3。
經過過去五年的基建改革,印尼的物流成本由2015年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7%降至2020年的22%。事實上,政府銳意在2024年把物流成本降至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9%,而最終與日本和新加坡看齊,這兩個市場的物流成本只佔國內生產總值的個位數字百分比。
其他挑戰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使同日運送貨物的需求增加,特別是必需品,但這類服務迅速成為業界在正常時期的標準。根據Econsultancy,30%的千禧世代在下單購物前會考慮電子商貿公司能否在同日運送貨物6。
里昂證券投資研究發現,印尼消費者願意為同日運送貨物額外付出多達100%的溢價(同日運送貨物為40,000印尼盾,對比其他運送服務為20,000印尼盾)。印尼速遞業恊會估計,同日運送服務的市場份額將由2018年的8%(每日300,000個包裹)增至2023年的30%(每日450萬個包裹)。至於高級物流服務收費,同日運送服務的總值預計將由2018年的4.4萬億印尼盾增至2023年的65萬億印尼盾,超越其他運送服務的增幅7。
然而,「最後一里運送」才是印尼物流營運商所面對的主要挑戰,因為運輸網絡不健全,而且全國17,508個島嶼的地址記錄系統欠佳。儘管規模較大的貨運代理,集中式分揀中心及完善的代理人網絡(擁有6,000至7,000個速遞員)可以協助物流營運商克服最後一里的挑戰,並在農村或難以到達的地區運送貨品,但這些都是非常勞工密集的方案,而且遺失包裹和運送延誤仍造成問題。結果,這些情況導致物流成本偏高,令電子商貿公司和商戶無以為繼。
透過引進現代物流技術及專注於城際運送業務,當地物流營運商較有機會開拓同日運送市場,並取得更高的利潤率(雙位數字的百分比,對比勞工密集模型的利潤率為4%)。這種輕資產模式包括:建立智能儲物櫃網絡作為收貨點,以代替人手分揀;運用大數據算法,為數以千計訂單設計運送路線,以及與隨需 速遞公司合作。只有趕上這股趨勢,物流服務商才可以滿足最終客戶和電子商貿公司日趨嚴格的期望。
機會湧現
印尼擁有2.68億人口,是東南亞最大的物流市場。可是,這個市場仍然比較分散,發展程度不及當地電子商貿市場。印尼的年輕人口結構和地點偏遠,使不少本土營運商可以把握這個新興行業帶來的機會。目前,印尼有超過15家的私營物流營運商,從提供最後一里服務的初創企業,以至發展成熟的現有企業,都能夠在這次疫情擴大市場份額。這些公司包括:
- 本土的純服務初創公司(JNE、Tiki、J&T
Express、Lion Parcel、Paxel等)
- 電子商貿公司附設的物流公司(Lazda
Express、Red Carpet、Tokopedia等)
- 隨需物流服務(Go-JEK、Grab、Lalamove等
儘管印尼的主要本土物流公司多數由私人持有,但未來將有更多公司計劃在股市掛牌,希望透過集資來提升物流服務能力,例如把個別流程自動化,以及招聘業務發展和採購方面的新人才;甚至是附設的物流營運商亦有意擴展第三方電子商貿平台的服務。了解印尼物流市場的潛力和挑戰,有助投資者評估這個領域所湧現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