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迅速邁向「智慧化」

目前,全球過半數人口居住於市區。到了2050年,相關比率將升至70%1;預期亞洲及非洲地區將在部份城市化比率中名列前茅。然而,若城市化步伐急速和欠缺規劃,勢頭將無法持續。城市化加上數碼變革令部份城市進化成為智慧城市,而亞洲在這方面似乎獨佔鰲頭。

2019年2月 | 11 分鐘短評

城市一直對經濟發展舉足輕重,現時全球超過80%的國內生產總值來自城市。城市化步伐加快繼續鞏固城市的重要性,但未來的環球城市將不再單單關乎規模、資本及/或基建,而是在於能否融入科技以及在發展過程中展現「智慧化」。

Thanks for subscribing!

Follow us :

「智慧城市」一詞最早於1990年代初出現,泛指透過利用科技及資訊(包括實時數據)整合系統,以充分運用有限資源,從而提升效率和改善居民生活質素的城市(見圖1)。

Fig1

一個成功的智慧城市須具備三大條件:首先是運用數碼科技;其次是推動創新;第三是匯聚人才,從而創作全新意念和方案。

數碼科技是指科技成熟度,即高速通訊網絡、最佳流動通訊滲透率、感測器應用及開放的數據平台。推動創新階段是指相關科技的應用數量及涉獵範圍,從而促進大量用戶採用。吸引合適人才是另一關鍵因素。高技能的人才傾向選擇貼近「知識網絡」,同時促進有助推動創新意念交流的城市。同樣重要的是,政府應以數碼化作主導,並落實自上而下的政策措施,以推動科技發展。

排名最高的智慧城市政府

圖2顯示在全球合共140個城市中,名列首50位的智慧城市政府。排名建基於多項指標,例如願景、領導力、財政預算、人才成熟度和創新生態系統等。表內接近三分之一的城市位於亞太區;其中六個位於印度,三個位於中國。綜觀首十個城市,新加坡以領導力脫穎而出,首爾在以人為本方面領先;上海則在財政預算佔優。

Fig1

各國相繼訂立遠大目標。在2015年,印度宣佈推出「智慧城市任務」(Smart City Mission),以發展國內100個城市。根據「數碼泰國4.0」(Digital Thailand 4.0)政策措施,泰國的目標是在20年內建立100個智慧城市,務求成為高收入國家。同樣,印尼計劃在25個區縣設立25個智慧城市,逐步發展至100個智慧城市。菲律賓的目標是在馬尼拉大都會以北60英里創建最大的智慧城市。德勤最近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已在500個城市展開智慧城市項目,相比之下,美國、歐洲和日本則分別計劃發展40、90和15個智慧城市4

亞洲重視發展智慧城市

全球各地正加推智慧城市計劃,並越來越重視開放數據平台、智能電網技術、運輸、節能建築及政府服務應用程式(見圖3)。

Fig3

在2018年,估計全球智慧城市的智能技術開支為810億美元,亞太區佔近42%,其次是美洲(33%)。到了2022年,預測相關開支將達1,580億美元,預期當中五分之一將用於固定視覺監控、先進公共運輸和智慧交通管理6。此外,預計到了2025年,亞太區將成為發展智慧能源領域速度最快的地區7

亞洲各地的智慧城市項目正蓄勢待發。舉例說,東盟國家於2018年成立「智慧城市網絡」(Smart Cities Network),計劃涵蓋十個國家共26個試點城市,以應對城市化急速發展的挑戰;到了2025年,東盟國家三分之二的人口將居於高密度(雅加達、曼谷及馬尼拉大都會)和中等規模的城市(金邊、峴港、永珍及孟加錫)8。儘管建構區內智慧城市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減少交通擠塞和污染、改善基建和健康,以及加強保安將會是共同目標。

亞洲已準備引領智慧城市世代

亞洲有望成為領導智慧城市發展的地區。若撇開急速城市化議題,亞洲擁有精通數碼科技的年輕人口,他們習慣進行網上交易。東盟超過60%人口的年齡低於35歲9,全球49%的互聯網用戶居於亞洲10,智能電話滲透率到了2021年將達到62.4%,這些因素均有助推動創新和智慧應用。

另一因素源自政府的大力支持。舉例說,新加坡政府堅決承諾訂立有利科技的法例,並投入龐大投資以建設智慧城市基建,均促進當地在這方面的發展11。於2018年,印度政府對智慧城市項目的投資較2017年上升近54%12

此外,亞洲在創新和尖端科技方面迅速冒起。除中國外,南韓、新加坡、日本及台灣亦是知名的創新基地。亞洲各地正積極開發新科技,這表示其他亞洲國家更容易採用:越接近創新的來源,其獲採用的速度便越快。在不涉及國家安全或個人私隱的前提下,隨時獲取開放數據(指可自由使用和發放的數據)亦相當重要。過去五年,南韓政府是在開放數據方面取得最大進步的國家政府之一,使其有能力躋身世界領袖之列13

有別於西方國家的已發展城市,許多亞洲城市正從零開始建設智慧城市,因此必須花費巨資把舊有的基建升級。據顧問公司Frost & Sullivan的資料顯示,在未來數年,亞洲城市將繼續佔據十大智慧城市的一半或以上席位。

發展機遇和挑戰

考慮到整個商業鏈中廣泛的商業和投資機會,智慧城市日漸成為環球企業的焦點。到了2025年,預期智慧城市的市場規模將超過2萬億美元,並由人工智能、個人化醫療、機械人及分佈式能源生產技術帶動 14

採用智慧科技的經濟效益顯著。舉例說,展望未來十年,預測開放數據政策對國內生產總值的遞增影響及公共投資的倍數效應將分別為1萬億美元及10萬億美元 15

雖然這項創造財富潛力令人振奮,但亦必須配合創造嶄新兼有意義的工作,以穩定經濟和政治環境。可以理解的是,市場日益憂慮隨著科技版圖擴大,預期行業將受到干擾,現今許多工作職位亦會隨之消失。

然而,歷史反映不論是行業內外,科技往往發掘更多新機遇,新增的工作職位亦多於被取代的職位。世界經濟論壇根據觀察全球(非農業)大企業勞動力的就業趨勢推斷,估計截至2022年,現時7,500萬個工作職位可能被機器及演算法取代,但或會同時出現1.33億個新職位16

建設智慧城市的商業活動最初須由公共投資帶動,以便策動計劃及減低風險。但長遠來說,成功的轉型需要公私合作和投資,並透過跨國企業與中小企合作,以制定智慧方案。

鑑於亞洲正引領智慧城市的發展,這將有助於提升區內增長潛力,並在未來提供大量投資機會,從而吸引投資者在區內投資。

Fig3
資料來源:瀚亞投資(新加坡)有限公司:

本文件由瀚亞投資(香港)有限公司(「瀚亞投資香港」)編制,僅供數據參考。未經事先書面同意,不得翻印、刊發、傳閱、復制 或分派本文件全部或部份予其它任何人士。本文件並不構成任何證券之認購、買入或沽售的要約或建議。投資者未獨立核實本文件 內容前,不應採取行動。本文件所載任何意見或估算資料可能作出變更,恕不另行通告。本文件所載資料並未就任何人士的特定投 資目標、財務狀況或特殊需要作出考慮;因此,亦不會就任何收件人士或任何類別人士,基於本文件資料或估算意見所引致的直接 或間接損失作出任何擔保或賠償。過往表現,對經濟、證券市場或市場經濟走勢的預測、推斷、或估算,未必代表任何瀚亞投資香 港或瀚亞投資基金將來或有可能達致的表現。投資的價值及其收益,可跌亦可升。投資涉及風險,投資者或無法取回最初投資之金 額。瀚亞投資香港是英國Prudential plc. 的全資附屬公司。瀚亞投資香港和Prudential plc. 與一家主要在美國營運的Prudential Financial, Inc., 沒有任何關係。本文件由瀚亞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刊發,並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閱。